无题·沙沙东风细雨来了。

李商隐〔唐代〕

沙沙东风细雨来了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
金蟾啮锁烧香,玉虎牵丝吸井回。
贾氏窥帘韩少,米妃留枕魏王才。
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!

译文:

东风沙沙,蒙蒙细雨飘扬,荷花塘外传来轻雷声。
金蟾啮锁香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,像玉虎的滑轮,牵引绳吸井水。
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轻,米妃送玉枕钦佩曹植文采。
向往美好爱情的愿望不要与春花竞争,以免让我寸寸相思,化为灰烬。

注释:

荷塘:荷塘。轻雷: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雷殷殷而响起,声像君之车音。"起二句以风、雨、雷等景物兴起,衬托出女人怀人之情。
金蟾:金蟾。古装饰在锁头上。啮:咬。
玉虎:用玉石装饰的井上滑轮,形状像虎状。指井索:指井索。
贾氏:西晋贾充的次女。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,爱悦他年少俊美,两人私通。贾氏以皇帝赐予贾充的异香送寿,被贾充发现,于是以女嫁给韩寿。韩:指韩寿。韩曾是贾充的属。
宓(fú)妃子:古代传说,伏羲之女名宓妃,溺死于洛水,成为洛神。这里借指三国时期曹丕皇后甄氏。据说甄氏曾经爱曹丕的弟弟曹植,后来曹操把她嫁给了曹丕。甄后被赐死后,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。曹植离京路洛水,梦见甄后来相会,说把玉枕留给他纪念。醒后遂作《感甄赋》,后明帝改为《洛神赋》。魏王:指魏东阿王曹植。
春心:指相思之情。

赏析:

  这首无题诗写下了一个女人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。

  "沙沙东风细雨来了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描绘环境氛围:沙沙东风,飘来蒙蒙细雨;芙蓉塘外,传来阵阵轻雷。

  它不仅隐约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,还带有一些凄凉的色调,衬托出女主人公的春天萌动和难以形容的迷茫和沮丧。东风细雨,很容易让人想起“梦雨”的典故;芙蓉塘,即莲塘,往往代表南朝乐府和唐代诗歌中男女相悦传情的地方;“轻雷”暗用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雷殷殷而响起,声象君之车音。“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给了读者丰富的暗示和联想。纪昀说:“起二句妙有远神,可以理解。所谓“远神”,是指这种暗示性诗歌语言所构建的遥远的艺术意境,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朦胧美。

  “金蟾啮锁烧香,玉虎牵丝吸井回。写女人居住的幽默。

  金蟾是一种蟾蜍状香炉;“锁”是指香炉的鼻钮,可以打开放入香料中;玉虎是用玉装饰的虎状滑轮,“丝”是指井索。室内外,只有封闭的香炉和吸井的滑轮,衬托出女性幽静孤独的场景和长时间无聊、深锁春光的惆怅。香炉和滑轮在诗歌中经常与男女之间的爱情联系在一起。同时,它们也影响了女主人公的相思。这句话分别用“香”、“丝”谐音“相”、可见“思”。简而言之,这一联既用赋,又用比,既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独,又暗示了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。

  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“贾氏窥帘韩少”。

  《世说新语》载:晋韩寿貌美,大臣贾充辟他为人(僚属)。有一次充女在幕后窥见韩寿,私相慕悦,然后私通。女以皇帝赐予的西域异香送寿。被充所发现,于是女妻活了下来。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,对句“米妃留枕魏王才”。李善注见《文选·洛神赋》说:魏东阿王曹植曾求甄氏为妃,曹操却许她给曹丕。甄后被诽谤死后,曹丕将自己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。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,梦见甄后对他说:“我本托心君王,其心不遂。这个枕头是我在家的时候结婚的,以前和五官中郎(曹丕),现在和君王结婚。曹植感的事作《感甄赋》,后明帝改名为《洛神赋》(句中的“宓妃”即洛神,代指甄后)。贾氏窥帘是由上联的“烧香”引出的,送给香韩;甄后留枕是由“牵丝(思)”引出的,情绪不断,藕断丝连。这两个爱情故事,虽然结局幸运不幸,但在女主角的心目中,无论是贾窥帘、爱韩寿的少俊、甄后的深情、慕曹植的才华,都体现了年轻女性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。

  “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!“突然转折点,向往美好爱情的愿望永远不会与春花竞争,因为寸寸相思变成了灰烬。

  这是深锁幽闺、渴望爱情的女主角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。热情转化为幻灭的悲伤和强烈的愤怒。用“春心”来比喻爱情的向往是一个常见的比喻;然而,将“春心”与“花争”联系起来,不仅赋予了“春心”一个美丽的形象,也展现了它的自然合理性。“相思”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诗人从香销到灰联想出“一寸相思一寸灰”的奇句,将抽象变成具体,以强烈对比的方式展现美好事物的毁灭,使这首诗具有动人的悲剧美。

  李商隐写的最好的爱情诗,几乎都是写失意的爱情。而这种失意的爱情往往会融入到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中。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情感中,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仕途失意的不幸。

创作背景:

  《无题四首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,包括七言律诗、五言律诗和七言古诗。第一首七律表达了一个男人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。第二首七律写了一个深锁幽闺的女人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。第三首五律写闺中女子对意中人欲见不得的相思之情。第四首七古写东家老女结婚失时自伤晚暮,听到贵家女子幸福生活增添烦恼的痛苦。整首诗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,寄托了作者仕进无门的痛苦。

作者介绍:

李商隐(约813-858年),名为玉溪(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沁阳(今河南省焦作市)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他是晚唐最优秀的诗人之一。他和杜牧一起被称为“小李杜”,温庭筠一起被称为“温李”。因为诗歌与同时期的段成式和温庭筠风格相似,三人在家庭中排名第16位,所以被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诗意构思新颖,风格优美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有些诗歌过于模糊,难以理解,至有“诗人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纸”的说法。因为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,一生都很不成功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处)。《李义山诗集》收录作品。
  • 打赏
请选择打赏方式
  • 微信
  • 支付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